从小说《古炉》到《老生》,再到《带灯》与《极花》,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坛“鬼才”的作家贾平凹,以细腻、真挚的笔触写下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近日,贾平凹在北京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专访,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他对阅读的看法。在贾平凹看来,阅读与文学艺术一样,就是人本身生命的需要、生存的需要,“它不应该是一个投机的东西”。
上大学后搞创作:没想过要成为作家
出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很少有不知道贾平凹的。1952年,贾平凹出生于陕西省丹凤县棣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一个偶然的机会,贾平凹于1972年进入西北大学学习。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个子不高的年轻人日后会成为中国文坛的知名作家,贾平凹自己也不例外。他回忆,当时上大学,一般要求“从哪儿来回哪儿去”,“比如从工厂来,学上几年还得回到工厂去。这样好多人的学习就有了目的性,知道学哪方面回去有用”。
“我来自农村,不知道回去能干什么,没有那么明确的学习目标。”贾平凹开始按照个人爱好来学习,“我就开始在学校搞创作”。
此后,贾平凹便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先后写出了《秦腔》等一系列颇受好评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文学奖项,也逐渐成为乡土文学的领军人物。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的记忆特别深刻。上大学后到了城市,但和农村的联系从未割断。”贾平凹算得上一位高产作家,成名之后亦是如此。他说,那是因为自己老觉得有要写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学是个记忆的东西。我对乡下的情况一直很了解,对社会的关注度、敏感度一直没有减弱”。
贾平凹新作《极花》封面
谈“乡土文学”:写法或许将发生改变
正如贾平凹所说,仅在2014年到2016年三年的时间内,他就写出了《老生》、《带灯》、《极花》三部长篇小说。有趣地是,后两部小说的女主人公都是略带文艺气质的女性,不甘心囿于现实却又难以反抗。贾平凹说,这也并非自己刻意为之,而是现实生活就是如此。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和农村的界限已经不是那么分明了。”善写乡土题材的贾平凹表示,二者并非两元对立的关系,“说城市里的问题会牵扯到农村,反之亦然”。
在贾平凹看来,现在农村青年受教育程度也比较高,“《带灯》、《极花》的女主人公都已经不是原来人们对于农民的那些印象,这也是因为于时代的变化”。
总得来说,这三部作品都可以归入“乡土文学”中。但在近年来,不少人认为,乡土文学已逐渐走向“式微”,这一观点曾引起不小争论。
“有评论家谈过,说乡土文学可能不久就要消失了:写‘乡土’的人越来越少,像我这一批作家年龄慢慢就大了;年轻人对农村大多不了解,更没有在那里生活过。”贾平凹直言,“像有关农村的叙述,以后不太可能像我这一辈作家,以及再往前那批作家的写法了。”
贾平凹在《极花》首发式上发言
谈读书:阅读是人生命的需要
身为作家,在旁人眼中,贾平凹的日常生活简单到近乎枯燥:如果没有其他事情,贾平凹每天早晨七八点从家里出发到工作室写作,期间不见人、不接电话;中午吃饭休息后,一直写到下午五点,才会“开门见客”。用《极花》责编孔玲燕的话说,与常人上班无异。
“一个人最大的幸运,是他的爱好和走向社会之后的职业一致,如果爱好和从事的工作矛盾,肯定会痛苦。”贾平凹觉得,自己的幸运之处就在于此,“我爱好文学,这一生就是当编辑、搞文学,创作一直没有间断”。
贾平凹表示,几十年写下来,写作几乎成了职业,也成了一种生活状态,“一旦不叫我干了,就好像一些干部让他退休一样: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让我退休还没什么,但如果宣布不准我写作,我会特别痛苦”。
在贾平凹看来,文学与阅读一样,是人自身生命的需要,“现在大家阅读范围也特别宽泛,内容囊括职场、晋升等等,但我觉得,文学阅读是最主要的”。
“阅读不应该成为一个投机的东西。经典著作最好还是要读一读、有所了解才好。”贾平凹郑重地表示。
本文由站长原创或收集,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eobaike.org.cn/?id=56
本文 暂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