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佃玺:大同文化不老松

 他精神矍铄,沿着长城行走;他滔滔不绝,讲诉老大同故事;他青灯白卷,写下大同的史迹典故;他用水彩笔,画出云中十二钗。他叫赵佃玺,1942年3月出生,是大同长城学会会长、大同城区史志学会会长、西安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停不下的脚步,长城脚下不老松
  2012年9月15日上午,秋高气爽。左云五路山上一群人沿着长城一边行走,一边指指划划,间或停下脚步,对长城上的石头或者土层作一番探讨。带头的是赵佃玺,跟在他身后的是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董耀会,他们的目的地是左云镇宁箭楼。这是大同长城学会与左云县委、县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大同长城左云论坛”活动,参加学者190多人。
  70岁的赵佃玺带领大家走了15公里山路,没有疲倦,只有对长城的仰视和敬重。作为大同长城学会会长,赵佃玺没有权利欲,只有横亘肩头的责任和心底秋风吹不破的泥封,挖掘长城文化、保护长城资源,对历史负责、对文明的传承负责,他与时间赛跑。
  天镇李二口长城、阳高镇边堡、守口堡长城、新荣区得胜堡、助马堡、马市堡长城、左云摩天岭长城、右玉杀虎口长城,都留下了赵佃玺的脚印,脚踏实地,没有走马观花的做作,只有弯下腰的探究和发现。
  “赵老师用一颗真诚的心带领大家保护长城,给大同的长城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每次组织活动,他都不辞幸苦,与年轻人一起步行,吃苦受累,无怨无悔。大家跟着赵老师,能学到很多东西,不仅仅是长城文化,还有赵老师身上的人格魅力和人性光芒。”长城学会常务理事刘慧凤说到赵佃玺,总是赞不绝口。
  “北京在古建保护中最大的失误是没有保存下来古城楼和城墙,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修地铁时,填甕了护城河,因此守望古城正是我们在挖掘历史过程中要理智明确的方向。文化名城大同,有2300年的建城史,它是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又是一个寺庙众多的宗教之城,还是一个民族融和之城”这是赵佃玺发表在《中国长城博物馆》2012年第三期上面的文章,题目是《坚守名城,展望未来》。许多学者看了这篇文章,对大同长城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对中国古都的一轴双城新布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挖掘研究长城文化,保护长城资源,是大同长城学会的任务,也是赵佃玺停不下的脚步。许多活动没有经费,需要自己出资,赵佃玺无怨无悔,因为长城在他心底成了时间的雕塑,只有用心呵护,没有额外索取。
  笔耕不止,《梦回大同府》
  2011年11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赵佃玺的《梦回大同府》一书,一套四本。书中不仅有150余个有关大同古街名巷建筑格局、传说故事的介绍和110余个历代大同名人的故事,还记录了四区七县不同时代的历史沿革与地理变迁等鲜为人知的故事,并收录有上千幅大同老照片,堪称是一部了解老大同的百科全书。这套书沉积了赵佃玺五十多年的汗水和心血,每一张照片、每一个文字都出自赵佃玺的手,出自他对大同城市的一片深情。
  阳光照进赵佃玺的书房,一盏灯留下一个美丽的影子。这是五月的一个上午,赵佃玺把珍藏多年的铜胎掐丝珐琅灯拿出来,让我一饱眼福。赵佃玺告诉我,这个珐琅灯是清朝王府用灯,有七个灯头,皇家用的灯是九个灯头,而普通百姓家的灯是一个灯头。他还给我展示了老大同的泥人模具、恒利魁绸缎庄用过的茶壶、大同老字号仁记茶庄的茶叶桶、大同老字号晋义货栈的账簿、民国二十六年的救国公债等收藏品,这些老物件,是大同历史的见证,也是赵佃玺《梦回大同府》的原始素材。
  人文之家,书香门第,2013年,赵佃玺家获得了中国首届“书香之家”称号,因为他家浓浓的书香气息,因为他把文字融到了时间的情怀中。
  今天,赵佃玺用怀旧的眼光注视着大同的变化,从云冈石窟到华严寺,从四牌楼到和阳门城墙上的每一块砖,每一次变化,赵佃玺都要亲自去看一看,感受一下,然后成为文字的记录。
  文字工作是孤独的,需要一颗诚挚的心。从1957年5月11日赵佃玺发表在《大同报》(《大同日报》的前身》)上的诗歌《西郊》开始,他与文字结下了缘。50多年,赵佃玺笔耕不止,用文字传播着大同文化,表达着对一片土地的深情厚谊。

古城民俗馆,传播民俗文化

 2014年6月17日,大同市云路街的古城民俗馆人头攒动,人们一边看一些老物件一边听一个人讲解。
  “大家看,这是大同老字号恒利魁的茶壶。当时去大同老字号恒丽魁买东西,只有走进店铺,店小二就会给你端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那种真诚的服务,是今天商家们学习的榜样。如果你身上带的钱不够,可以记账,改天把钱送来,人与人之间相当信任,所以当时恒丽魁生意特别好,名气特别大。”讲解的人是赵佃玺,古城民俗馆成了他弘扬大同民俗文化的平台。
  “一间屋室装载千年文化,几张桌椅演绎风土人情”,这是“古城民俗馆”门前柱子上的一副对联,人文气韵一目了然。
  “我希望大家爱护民俗文化,保护民俗文化。古城民俗馆不但欢迎老年朋友,也欢迎青年朋友前来参观。可以过来看看大同的老物件,大同老字号留下的东西。也可以过来学习交流,畅谈大同文化的发展。”赵佃玺站在古城民俗馆的门前,看着门柱的对联,很有感触的说。
  大同的文化需要传承和挖掘,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需要有人不断的付出。从赵佃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大同文化艰辛的付出和永不止息的脚步,因为他心底有一池水,有蓝色的天空。


本文由站长原创或收集,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eobaike.org.cn/?id=51

本文 暂无 评论

回复给

欢迎点评

联系我们

站长QQ:263073077

站长邮件:26307307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8:00-18:00,节假日休息

QR code